首页> 优秀项目
1.项目简介
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,预计到2022年,我国用电需求将达到7.7万亿千瓦时,发电装机将达到17亿千瓦左右,均为现有水平的2倍以上,在输配电的过程中,GIS母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由于青藏高海拔地区的强紫外线以及大温差的特点,导致GIS母线管的故障率大大提高,维修成本增加,输电效率大幅降低。本项目深入研究青藏大温差下不同电压等级下具体的GIS设备的真实地变形量,准确调节和改造温差应力系统装置(波纹管等)的参数和结构,使其真正实现温差变形量的吸收,保证室外GIS设备安全稳定运行,填补了国内外关于GIS在大温差下热应力形变的研究空白。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,研发了高海拔地区GIS长母线温差热应力结构补偿系统,可以实时检测母线管道位移,并及时通过远程控制进行调整进行位移补偿,以大幅提高母线管的运行效率,降低故障率及维修成本,产业估值非常巨大,市场前景广阔。
2.产品介绍
近年来,青海省内多个电站基础设施GIS长母线管道发生SF6气体泄漏、绝缘盆子破裂和管道支撑处出现裂纹等事故,严重威胁输变电安全。初步分析认为,由于青海地处高原,具有气候干燥、风沙大、紫外线强、昼夜及四季温差大的特点,电站基础设施GIS长母线管道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发生热胀冷缩,局部位置的实际监测也表明极限位移载荷可达到50mm、100mm。
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,需要对GIS设备在青海电网的运行适应性开展技术研究,提升GIS设备的应用水平。本团队通过仿真软件对塔拉、郭隆以及泉湾的母线管道设备经行模型建立与仿真后,设计出一套高海拔地区GIS长母线温差热应力结构补偿系统,可以实时检测管道变形位移,并在出现异常数据后可以自动调控温差补偿设备,并提出一套统一完整的管道安装方案,为GIS设备的结构布局和后期运行维护提供技术支撑。
3.产品技术水平、产品的创新点
本团队在项目前期深入塔拉750KV、郭隆750KV、泉湾330KV三座变电站进行实地勘测并获取到了大量的数据,并研究其对应的故障情况。在此基础上,本团队利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对三座变电站的母线管道进行三维建模,并建立有限元模型数据库,将仿真结果与实地勘测结果进行比较,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自带的APP制作模块开发出相应的操作软件,可以将检测数据与相应的故障情况自动匹配,有效减少运维检修成本。最终此前的研究基础上,本团队研发出一套高海拔地区GIS长母线温差热应力结构补偿系统。
深入研究青藏大温差下不同电压等级下具体的GIS设备的真实地变形量,研发出高海拔地区GIS长母线温差热应力结构补偿系统,提出一套完整统一的管道安装方案,为未来建站和运维工作提供理论指导。
建立有限元模型数据库,为未来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提供研究基础,缩短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周期,提供有限元数值模拟精度。